报告主题:Recognition-Based Applications of Macrocycles: Sensing, Assembly, Extraction and Beyond
报告人:何清 教授(湖南大学)
报告时间:2019年9月3日(周二)16:00-17:00
报告地点:校本部东区生命科学楼519
邀请人:雷川虎
主办部门:太阳成集团tyc33455化学系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
报告摘要:以冠醚、环糊精、葫芦脲、杯芳烃和柱芳烃等为代表的大环主体化合物奠定了超分子化学的基础并推动了超分子化学的快速发展。随着各种大环阳离子受体的相继被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阳离子化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阳离子相比,由于阴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较低的电子云密度、复杂的几何形状、易溶剂化、易极化等特点。因此,阴离子识别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已经成为当代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受自然界中酶构效关系的启发,我们以经典大环主体化合物(如杂杯杂芳烃、杯吡咯)为平台,通过引入新型非共价相互作用、多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协同性、识别位点的三维空间分布以及识别空腔的去溶剂化等因素,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复杂体系中阴离子识别效率低与选择性差等问题。基于主客体之间的高效识别作用,我们所构筑的系列功能大环主体化合物可实现在阴离子传感、自组装、跨膜传输及超分子萃取等领域中的功能化应用。
欢迎教师、员工参加!